顶部
差旅费管理办法
为保障学校出差人员工作生活需要,规范差旅费管理,根据《广元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差旅费开支范围:包括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 二、交通费和住宿费。在规定标准内凭据报销,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实行定额包干。出差人员路途较远或出差任务紧急的,经学校领导批准可以突破标准。 三、交通工具 (一)出差人员要按照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凭据报销交通费。未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的,超支部分自理。 (二)出差人员路途较远或出差任务紧急的,经单位领导批准可乘坐飞机。 (三)乘坐火车,连续乘车6小时以上(含6小时)的,可购同席卧铺票。 符合乘坐火车卧席条件的人员改乘座席的,按照硬座票价的80%计发补助费。软卧改乘硬卧,不再给予补助。 (四)出差人员乘坐交通工具的等级。 交通工具 级 别 火车 轮船(不包括旅游船) 飞 机 其他交通工具(不包括出租小汽车) 县处级 软席(软座、软卧) 二等舱 普通舱(经济舱) 凭据报销 其余人员 硬席(硬座、硬卧) 三等舱 普通舱(经济舱) 凭据报销 四、住宿费标准上限 (一)市外:县处级人员300元/每人/天,副处级(含高讲)人员200元/每人/天。其余人员120元/每人/天。市内:按市外标准减半执行。 (二)县处级以下人员两人住一个标准间,当出差人员为单数,或有异性人员出差时,可以单人住宿一个标准间。 五、伙食补助费 出差人员的伙食补助费按出差自然天数实行定额包干。 (一)市外出差,每人每天25元。 (二)本市各县区出差,每人每天15元。 (三)出差人员由接待单位统一安排伙食的,不补助伙食费。 六、公杂费 出差人员的公杂费按出差自然天数实行定额包干,用于出差地市内交通、通讯等支出。 (一)市外出差,每人每天20元。市外出差,但由单位免费提供交通工具的,应如实申报,公杂费减半发放。 (二)本市各县区(不含市区)出差,每人每天10元。 七、参加会议等的差旅费 (一)工作人员外出参加会议,会议统一安排食宿的,会议期间的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由主持召开会议单位按会议费开支规定统一开支,不再报销差旅费。在途期间的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回学校按照差旅费规定报销。小型调查研究会等不统一安排食宿的,会议期间和在途期间的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均回学校按照差旅费规定报销。 (二)经单位领导批准,到市外参加各种业务培训、集中学习(不包括取得文凭或职称的学习),连续学习10天以上(含10天)的,在途期间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按照差旅费开支规定执行;学习期间发给伙食补助费,每人每天20元,住宿费凭据报销。 (三)到本市城区内(具体范围指东至大石、西至袁家坝、南至界牌、北至工农)的其他单位联系工作,不论时间长短,一律不发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 八、出差申请及报帐程序 在财务室领取出差申请单。 部门领导填写,分管领导签字。 报帐时将申请表和发票交财务室审核,校长审批。 二O一O年九月二十二日
26
2010-10-14
利州中专“四讲一提高”主题教育活动阶段工作总结
三月份以来,我校按照市教育局的统一安排部署,积极开展了以“讲学习、讲师德、讲业绩、讲奉献,全面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目前,活动已进入实施阶段,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我校以开展“四讲一提高”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大力提高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成立了以李锦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工作小组,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和协调,下设宣传报道组、教学大比武组、活动组织组,各组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四讲一提高”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3月18日,我校召开了活动动员大会,明确了“三心一弘扬”主题实践活动和“四讲一提高”主题教育活动的关系,介绍了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困难,通报了学校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通过动员,广大教职工明确了活动的具体内容、形式和要求。3月19日,我校在校园内悬挂了“四讲一提高”主题教育活动宣传标语,开辟了宣传专栏,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 三、创新形式,注重实效 1、开展了 “四讲一提高”主题教育活动深刻内涵集中宣讲活动,同步实施“六师”(铸师魂、育师德、树师表、正师风、练师能、育名师)教育工程,并做了具体的活动安排。分步骤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了《教师法》、《职业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题为《我是老师》、《如何撰写论文》、《课件制作》等专题讲座,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目前,共收到读书笔记97本。心得体会97篇。 2、针对学校教师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学校《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计入个人档案,并作为教师职务评聘、岗位聘用、评优晋级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实行“评优选模”一票否决。完善了《2009年师德建设整改计划》,以提高教师思想境界,强化教师责任意识。制定了本年度《教师培训工作计划》和《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大力开展普通教师、骨干教师的校本培训和校外培训,开展了骨干教师带新人活动。举办了“感恩、自强、自立”学生文艺汇演和“感恩自强,重建家园”演讲比赛,并选送了一位教师参加市上灾后恢复重建先进事迹报告团。 3、开展了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大比武活动,活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初赛(4月13日至24日期间)由各教学部组织实施,目前已经全部结束。决赛(5月25日至29日)由教务科、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实施。在进行大比武的同时,同步开展了优质教案、优质课件评比活动。 4、编制了《“感恩自强谋发展,立足岗位做贡献”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按照计划,将于6月中旬开展该项活动,结合讨论,剖析存在的问题,并组织教师写出个人发展计划。 四、加强管理,严格考核 活动领导工作小组依据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量化细则》,深入学校教学一线,督导检查 “备、教、批、辅、考、析” 各教学环节,做到常规日检查、周检查、月评议、期中期末大评估。召开了学生座谈会,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督促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艺术。 二00九年五月二十一日
15
2009-05-25
关于开展“感恩自强,重建家园”主题演讲活动的通知
各部门: 为进一步推进广元市教育系统“四讲一提高”主题实践活动,根据《广元市教育系统开展“四讲一提高”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统一安排,经学校研究决定,决定开展“感恩自强,重建家园”主题演讲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演讲主题 以“感恩自强,重建家园”为主题,用感人的事迹展现人间真情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倡导和树立常怀感恩之心和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演讲要求 演讲内容要丰富充实,事迹鲜活真实,有感染力和号召力,普通话流利,时间为10—15分钟。 活动流程 各部门遴选本部门教师队伍在抗震救灾、重建家园中最具影响力、特别感人的先进典型,组织专人整理、修改演讲材料,并择优选择1—2篇材料和1—2名教职工参加选拔。 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感恩自强,重建家园”主题演讲活动,并组织评委团进行评选。 学校将优秀选手按市上分配的名额上报给市巡回演讲报告团。 活动时间 部门初选时间截至到4月19日止。 学校于4月24日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感恩自强,重建家园”主题演讲活动。 活动要求 各部门要积极挖掘部门教师中的先进人物,通过本次活动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要对撰写演讲稿和参与演讲的同志予以大力支持、鼓励和帮助,确保演讲活动顺利开展,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学校将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参加演讲活动,把本次活动中的先进典型作为鲜明的旗帜和鲜活的教材,号召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 二00九年四月十一日
18
2009-04-12
广元市利州中等专业学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广元市利州中等专业学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现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工作指导意见》(川人发〔2008〕74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岗位设置方案和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符合专业技术岗位应聘条件的管理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均可参加专业技术岗位应聘,但不享受双岗。 一、实施范围与对象 本单位正式在册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术人员,均适用本实施方案。凡具备专业技术岗位任职资格的管理人员或工勤人员,均可竞聘专业技术岗位,但不享受双岗。 未经编制部门核编或组织人事部门正式办理手续的各类人员,暂不列入本实施方案的管理范围。 二、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通过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凝聚优秀人才,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调动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校各项工作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设岗、宏观调控的原则;坚持优化结构、精干高效的原则;坚持平稳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 三、岗位设置与结构比例 (一)岗位总量 根据市人事局编办下达的编制数确定。 (二)岗位类别及比例 1、本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2、根据岗位设置原则,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具体控制标准如下: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为岗位总量的85.3%;管理岗位为岗位总量的10%、工勤技能岗位为岗位总量的4.7%。 (三)岗位等级及结构比例 1、管理岗位 管理岗位是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 本单位管理岗位分为五个等级,单位领导及中层领导岗位数量(包括正、副职)按照市人事局编办核定数执行。 2、专业技术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是指具有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分为教师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分为八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其中,副高级岗位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十一级至十三级。 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本单位总体控制目标为35%:50%:15%。 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本单位总体控制目标为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3、工勤技能岗位 工勤技能岗位是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 本单位设置二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依次分别对应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技师和高级工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总体控制目标为25%,技师工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总体控制目标为5%。 四、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 &nbsp
77
2010-01-14